資訊詳情
7種中藥材種植前景分析
大力子
大力子也叫牛蒡,牛蒡喜溫暖氣候條件,既耐熱又較耐寒。種子發芽適溫20~25℃,植株生長的適溫20~25℃,地上部分耐寒力弱,遇3℃低溫枯死,直根耐寒性強,可耐-20℃的低溫,冬季地上枯死以直根越冬,翌春萌芽生長。
北方地區野生的很多,兩年生草本,適應性極強,在溝邊、路旁、荒地均可種植。當年種的大力子可作蔬菜,也作藥膳,也可漬菜用。種子入藥。0.15公頃產值800-1500元。
甘草
甘草耐旱、耐寒、喜光,不僅在中藥上用途廣泛,還在保健品、調料、食品、化工原料上廣泛使用。近年來,國家啟動野生中草藥保護計劃,所以只要的野生的藥材,在市場上都屬于珍品,甘草也不例外,好在這個缺口有人工種植來補充。甘草生長2~3年采收,畝產600~800公斤,畝用種子3~4公斤。
黃芩
黃芩適應性很強,不怕嚴寒和干旱,荒山荒坡、樹林、野地都能生長。有的地方將種子撒播于沙灘上,也有的地方撒播于山坡上,都種植成功了、見到了效益。黃芩多年生長畝產300~350公斤,按一般價格10元/公斤計算,畝產值是3000~3500元。
沙苑子
沙苑子適宜種在干旱少雨的地區,其主根深長,不論荒山、荒地、沙漠、沙灘、草原及貧脊地都能生長,而水源條件好、肥沃的土地卻生長不佳。優越性在于生長快,一年三季只要不上凍都能種植。干旱地區在雨季種上,幾天就發芽生長,有頑強的抗逆性,一次種植連續生長5年,這5年內平均每年畝產藥材120公斤。
沙苑子全草含有豐富的粗蛋白和維生素,如果做為飼草放牧,不用喂料可使牛羊膘肥體壯,并且不得病,這對畜牧業的發展也會有促進作用。如果在平原種植畝用種1.5公斤,如果在山區撒播可用2公斤,如果做牧草可用3公斤,要因地制宜,達到高產高效。
蒲公英
大葉蒲公英抗逆性能強,在臨床上對治療急性乳腺炎、淋巴腺炎、急性結膜炎、感冒發燒、胃炎、肝炎等有一定作用,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銷量很大,是不可缺少的常用中藥材。大葉蒲公英不僅是中藥材,鮮嫩時又是可口的蔬菜。如果在保護地種植,一年可割6~7茬,每畝出鮮菜7200~8000公斤,并能持續3~4年,這是一個好項目,如果市場發展起來,可以積極供應特色蔬菜,讓人們飽嘗口福,并在吃菜中清熱解毒、身體健康。
射干
射干適應性很強,全國各地都能生長,不僅是一味名貴的中藥,也是一種美麗的花卉。種植射干不占好地,荒山、荒坡、荒地、草原、沙灘都能生長,抗旱抗寒能力很強,只要苗出來了,就會很頑強的生存下去,并且越長越旺。射干上凍前種植當年不出苗,待第二年春天出苗,如果春夏播在3月20日至6月20日都可,其種植時間是很長的。生長2~3年采收,畝產干貨200~250公斤,畝用種子5~6公斤。
旱半夏
旱半夏喜蔭蔽環境,在10~12月和2~5月份種植,當年收獲。實驗表明,旱半夏一般畝產量為150~200公斤,畝效益為6000元以上,若是土質肥沃,管理得當,畝產量可達250公斤以上,效益更加可觀。旱半夏田間能套做玉米、高粱等高秸作物,也可套種于果樹林下,立體種植,效益更佳。其種苗價格上漲價高,旱半夏畝用種量較大,約35~50公斤,種植成本高讓藥農可望不可及,一般都不敢大面積發展,只是小規模種植,自己培養種苗后再擴大。